保持鹼性體質的重要

科學論據

體液能維持在7.35-7.45弱鹼性的指標,才能保持正常生理功能及新陳代謝。早在1931年,德國諾貝爾醫學獎生理家瓦爾堡先生曾發表,當人體在缺氧環境下,身體呈酸性,使細胞容易變異,因而形成腫瘤,甚至有機會衍生成為癌症的根源。近代很多科學亦證明,酸性體質對身體帶來很多問題,包括 –

  1. 酸性會與鈣、鎂等鹼性礦物質結合為酸性鹽類,既降低骨骼鈣離子含量,引發骨質疏鬆
  2. 酸或酸性鹽堆積在關節或器官內,會引起各類關節及器官炎症;如堆積在毛細血管中,會令到動脈硬化。
  3. 令酶促反應效率下降、血黏度增加,血液循環減慢。
  4. 酸性過多會在胃腸道刺激異常反應,包括胃酸倒流、胃潰瘍、便秘、慢性腹瀉
  5. 很多慢性病患者身體均呈現酸性體質 – 藥物的影響?疾病的影響?

「酸性體質,容易造就細胞變異的環境」~瓦爾堡 (德國諾貝爾醫學獎生理學家)


弱鹼性與酸性體質的分別